查词语
查词语

磔格

拼音:zhé gé

注音:ㄓㄜˊ ㄍ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象声词。风吹竹声。 元 黄公望 《管夫人竹窝图》诗:“翠蛟翔舞划烟雾,霜戟磔格敲天风。”
(2).象声词。鸟鸣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出林后,沿溪而去,水禽亦磔格乱鸣,似有所见。”
(3).象声词。难懂的语声。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偷头记》:“两洋人先后行,方磔格语笑,后者忽无声,回视之,已失头而仆;前者大骇,僵立若槁木,俄顷又失其头。”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然 商 周 誓誥,语多磔格,帝典荡荡,乃反易知。”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定复仇之是非》:“今北方之词气大同,而南方犹多磔格。”

基本含义
指人们的行为或言辞无法无天,毫无顾忌地肆意妄为。
详细解释
磔格一词源于古代刑罚方法,古人将罪犯剥去衣物,用绳索将其悬挂在高处,使其身体悬空,然后用棍棒进行鞭打。因此,磔格在成语中引申为人们行为放纵,不受约束,肆意妄为的意思。
使用场景
磔格一词多用于贬义场景,形容某人行为恶劣,胡作非为,没有一点顾忌和道德约束。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家、商人、恶棍等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叫韩非的政治家提出了一种刑罚方法,即将罪犯剥光衣物,用绳索将其悬挂在高处,然后用棍棒进行鞭打。这种刑罚方式残酷无比,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磔格”。
成语结构
磔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这个官员贪污受贿,完全是磔格的表现。2. 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底线,真是磔格到了极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绑在高处,全身赤裸,受到鞭打的情景,以此来记忆磔格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磔格相关的成语,如“磔刑”、“磔拷”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不知所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常常捉弄别人,真是磔格不知羞耻。2. 初中生:那个学生早恋,惹得全班人议论纷纷,简直就是磔格的代表。3. 高中生:某某公司的老板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完全是磔格的表现。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