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麋捐

拼音:mí juān

注音:ㄇㄧˊ ㄐ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捐弃。 宋 秦观 《代谢敕书奖谕表》:“誓麋捐于躯命,期补报于恩私。”

基本含义
指不舍得捐献财物,吝啬自私的行为。
详细解释
麋,指一种珍贵的麋鹿;捐,指捐赠。成语“麋捐”比喻舍不得捐献财物,吝啬自私的行为。形容人贪婪自私,不肯施舍。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那些见到别人需要帮助却不愿意伸出援手的人,或形容人的吝啬行为。
故事起源
《后汉书·窦融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窦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时非常贪财,从不捐赠财物。有一次,窦融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乞丐请求他施舍一些钱财。窦融故意掏出一枚铜钱扔给乞丐,然后问乞丐:“你能捡得起来吗?”乞丐答道:“我捡得起来。”窦融说:“那你就不能算是乞丐。”这则故事传扬开来,人们用“麋捐”来形容窦融的吝啬行为。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他不仅不肯帮助别人,还对别人的困境毫不关心,真是麋捐之徒。2. 这个富商虽然有很多财富,却对慈善捐赠一向麋捐。
记忆技巧
可以将“麋捐”联想为一只麋鹿不肯捐赠自己的财物,形容人的吝啬自私。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舍己救人”、“慷慨解囊”等,以扩展对于施舍和慷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太麋捐了,连一块糖果都不肯给我。2. 初中生:那个富人麋捐,从来不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3. 高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而不是麋捐自私。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