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领解

拼音:lǐng jiě

注音:ㄌㄧㄥˇ ㄐㄧㄝ 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辩难;辩正。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领解,犹虫諠鸟聒,何足述效!”
(2).谓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南史·贼臣传·侯景》:“既而 景 至 朱雀航 ,遣 徐思玉 入启,乞带甲入朝,除君侧之恶,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实欲观城中虚实。”《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领,总録也;解,分判也;领解,言总録 景 所欲言之事而分判是非也。”
(3).领悟理解。《隋书·李德林传》:“前者议文,总诸事意,小如混漫,难可领解。”《元史·达礼麻识理传》:“ 达礼麻识理 幼颖敏,从师授经史,过目輒领解。”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大家赤心相见,无忧无虑,使感受得人生至上的乐趣,使领解到联合之莫大价值。”
(1).谓乡试中举。 明 唐寅 《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之五:“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童谣》:“ 天啟 辛酉, 朱纯 领解。亦有‘一牛两尾’之謡。” 林纾 《送姚叔节归桐城序》:“时 叔节 英英然方领解,余不得绍,无以自进於 叔节 。”
(2).押解。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领解的是 蓝桥 驛,配递乘龙。” 徐朔方 等校注:“上句领解,押解。”

基本含义
理解、理会
详细解释
领解是指理解事物的意义或道理。它强调通过思考、体会,从而真正理解和明白某个事物的内涵和要义。
使用场景
领解常用于描述对于抽象概念或复杂问题的理解和领悟。它可以用来表达对知识、经验、文化等的深入理解,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心意、意图等的理解。
故事起源
目前尚无关于“领解”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领解是由“领”和“解”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的领解很深刻。2.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领解这个理论的内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领”字意为“理解、领悟”,而“解”字表示“解释、明白”,从而记忆成语“领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领会”、“领悟”等,以扩展对于理解和领悟的概念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课堂上的讲解,终于领解了这个数学问题的解法。2. 初中生:在阅读这本小说时,我领解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 高中生:通过实践和实验,我逐渐领解了这个科学理论的奥妙。4. 大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对这个学科的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