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行道

拼音:háng dào

注音:ㄏㄤˊ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行道 hángdào
[trade;profession] 〈方〉∶行业

详细解释

(1).道路。《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
(2).指路人。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今 钱 氏功德,殆过於 融 ,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奬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近日 俄 人费万万帑金以修 西伯利亚 之铁路,阴谋诡计行道皆知。”
(3).实践自己的主张或所学。《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韩昭侯世家》:“ 申不害 相 韩 ,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宋 王禹偁 《孙府君墓志铭》:“公即评事之次子,少孤力学,举进士不第,退而修经世之务,欲以布衣干天子,取显位而行道。”《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果然医好了姨太太病,等我肚子飢时,赏碗饭吃,走不动时,给几个盘川,尽够的了。”
(4).修道。 唐 贾岛 《哭柏岩和尚》诗:“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禪身。” 明 高启 《方匡师画》诗:“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鐘。”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你的行道。”

基本含义
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详细解释
行道是由“行”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为、举止,“道”表示道德、规范。行道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品行端正,举止得体。
使用场景
行道一词常用于教育、道德、品德等方面的讨论或描述中,强调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故事起源
行道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学而篇》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路问道德修养的问题时,孔子回答的话:“君子行道而不愆,是以君子恭恭敬敬。”
成语结构
行道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一直行道,从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2. 这个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行道端正,是个值得敬佩的榜样。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行道”与“行为端正,遵守道德规范”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道德故事、学习道德规范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行道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行道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行道,不做违反校规的事情。3. 高中生:考试时要诚实行道,不作弊。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行道,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的活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