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齐疏

拼音:qí shū

注音:ㄑㄧ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旧时丧服名。《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於庶人, 三代 共之。” 赵岐 注:“齐疏,齐衰也。” 朱熹 集注:“齐,衣下缝也。不缉曰斩衰,缉之曰齐衰。疏,麤也,麤布也。”参见“ 齐衰 ”。

基本含义
指人才的多寡和分布情况不同。
详细解释
齐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齐指人才的聚集,疏指人才的分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才的多寡和分布情况不同。当人才集中在一处时,可以形容人才济济、众多聚集;而当人才分散在各处时,可以形容人才稀缺、分散。
使用场景
齐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才的聚集和分散情况。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描述某个地区或某个团队的人才情况。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形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分布情况。在社会发展方面,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分布情况。
故事起源
齐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左传》中,有一则描述齐国人才分布情况的故事。故事中,齐国的人才分散在各个地方,而没有集中在一处。因此,人们用齐疏这个成语来形容人才的分布情况。
成语结构
齐疏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人才齐疏,有的地方人才济济,而有的地方人才稀缺。2. 这个团队的人才齐疏,有的成员技术娴熟,而有的成员技术还需要提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齐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张地图上,人才集中的地方标记为“齐”,而人才分散的地方标记为“疏”。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有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人才济济”、“人才稀缺”等。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法,以及现代社会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学生齐疏不均,有的同学数学好,有的同学语文好。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学生齐疏分布,有的年级人数多,有的年级人数少。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高中学校齐疏情况明显,有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的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4. 大学生:不同学院的学生齐疏程度不同,有的学院人数众多,有的学院人数较少。5. 成人:这个行业的人才齐疏情况很明显,有的公司人才济济,有的公司人才稀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