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发书

拼音:fā shū

注音:ㄈㄚ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1).翻开书。特指打开卦书。《文选·贾谊<鵩鸟赋>》:“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讖言其度。” 李善 注:“《説文》曰:‘讖,验也。’有徵验之书。 河 洛 所出书曰讖。” 唐 包佶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诗:“丧马思开卦,占鴞懒发书。” 宋 苏轼 《服胡麻赋》:“伏苓为君,此其相兮。我兴发书,若合符兮。”
(2).拆开诏书或书信。《史记·李斯列传》:“使者至,发书, 扶苏 泣,入内舍,欲自杀。”
(3).发送书信。

基本含义
传递书信或消息。
详细解释
发书是指传递书信或消息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过程。它也可以用来表示传递信息的方式高效、迅速。
使用场景
发书这个成语常常用在描述人们传递消息、交流思想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现代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行为。
故事起源
发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书信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传递书信,人们常常需要借助邮递员或其他渠道将书信送达目的地。因此,发书成为了形容传递书信的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发书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发”和“书”。
例句
1. 他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发书,与朋友们保持联系。2. 我们需要尽快发书,告知他们会议时间的变动。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发书”的技巧可以是联想法。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古代的邮局,正在将一封封书信交给邮递员,然后他们会快速地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发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邮政制度和书信文化。了解古代邮政制度的运作方式和书信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在外地的爷爷奶奶发书,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发书,分享有趣的事情。3. 高中生:我喜欢写信给远方的朋友,通过发书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4. 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书,与朋友们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