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流氓罪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摘要

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 寻衅滋事、 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 流氓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具有很大腐蚀性和扩散性, 属于刑法重点打击范围。 本罪的主要特征是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即按照法律和社会公德确立的公共生活规则, 包括公共场所及其他人们共同生活, 交往场所的正常秩序, 据原刑法160条规定,对犯流氓罪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管制。但是, 流氓罪的规定比较笼统 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因此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取消, 而将其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猥亵儿童罪、 聚众淫乱罪、 聚众斗殴罪、 寻衅滋事罪等罪。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取消。

流氓罪-概述

中国近代最有名的“流氓”——迟志强

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是1979年颁布的中国刑法第160条(归入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规定的一种罪行。流氓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具有很大腐蚀性和扩散性,属于刑法重点打击范围。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了6种提高量刑幅度的犯罪流氓罪列于首位。 1997年修订,流氓罪被删除出《刑法》。

流氓罪-主要特征

①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即按照法律和社会公德确立的公共生活规则,包括公共场所及其他人们共同生活交往场所的正常秩序。流氓罪主要不是以特定的个人或公私财产为侵害目标,而是向社会挑战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严重威胁,这是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的不同之处。

②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复杂多样的方式方法,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要有出于流氓动机,成群结伙,打架斗殴,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无事生非、骚扰破坏、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调戏猥亵妇女幼女,一贯诱骗和玩弄妇女,聚众淫乱玩弄男性少年,鸡奸幼童或以暴力胁迫方法鸡奸他人,损害他人取乐等。有人将其概括为霸道型、淫乱型、取乐型3种类型。

③ 主观方面是故意意图通过粗野下流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满足其精神刺激的需要,是流氓罪与其他犯罪相区别的重要本质特征。如侮辱罪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分别以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及达到个人某种无理要求为目的,都没有寻求精神刺激的主观特征。流氓集团是3人以上出于共同故意经常纠集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指挥下,共同实施流氓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集团。流氓集团往往恣意横行作恶多端,在性犯罪方面的表现,主要是追逐拦截劫持妇女,进行侮辱猥亵,情节严重或以淫秽下流手段侮辱妇女,情节恶劣,进行集体淫乱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等。

流氓罪-法律制裁

据原刑法160条规定,对犯流氓罪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特别刑法规定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或携带凶器进行流氓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或者进行流氓犯罪活动危害特别严重的,可在上述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

流氓罪-分解

流氓罪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把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定为流氓罪的随意性很大,而刑罚幅度过宽也容易造成量刑时畸轻畸重的弊病,这一名副其实的“口袋罪”影响到执法的严肃性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因此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取消,而将其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罪。

基本含义
指以流氓行为犯罪的行为,也可以指行为不端的人。
详细解释
流氓罪是指以流氓行为犯罪的行为,主要指那些以暴力、欺骗、恐吓等不正当手段为生的人。这些人通常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不尊重他人的权益,经常从事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那些行为不端、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也可以用来指责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人。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需注意使用方式和语气,以免冒犯他人。
故事起源
流氓罪一词最早出现在《大清律例》中,是清代的一部法律典籍。该典籍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措施,其中包括了流氓罪。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对于流氓行为的打击和惩罚。
成语结构
流氓罪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流氓”指的是以不正当手段为生的人,“罪”表示犯罪行为。
例句
1. 这个人一直以流氓罪名行骗,终于被警方抓获。2. 他被判处流氓罪,入狱十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流氓罪”与流氓行为和犯罪行为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以不正当手段为生,进行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的场景,将其与“流氓罪”这个词语关联起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同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处罚。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别人的钱包,犯了流氓罪。2. 初中生:这个人经常欺负同学,真是个流氓罪犯。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流氓罪分子,我们要警惕并且远离他们。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流氓罪活动频繁,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教育。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