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百拜

拼音:bǎi bài

注音:ㄅㄞˇ ㄅ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多次行礼。《礼记·乐记》:“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 郑玄 注:“百拜以喻多。” 唐 吕温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宋 苏辙 《礼论》:“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固执文言的夫子们对于前者叩头百拜,对于后者则肆口漫骂。”
(2).犹言万分。《老残游记》第七回:“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敬重、崇拜。
详细解释
百拜是由“百”和“拜”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百意为“很多”,拜意为“行礼”。百拜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重、崇拜,表示非常佩服和敬仰。
使用场景
百拜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重、崇拜的情感。可以用于表达对长辈、名人、英雄、伟人等的敬仰之情。
故事起源
百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礼仪,尤其对长辈和有功之人更加尊敬。人们会行百拜之礼,即跪拜一百次,以表达对对方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成语结构
百拜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对老师百拜不辞,总是非常尊敬。2. 这位艺术家的才华使人百拜不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百拜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某个场合下,对某人行百拜之礼,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了解不同场合下的行礼方式和礼仪规范。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敬重、崇拜的成语,如“五体投地”、“肃然起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班主任百拜不辞,她是我最敬重的老师。2. 初中生:我对乔丹先生百拜不辞,他是我心目中的篮球英雄。3. 高中生:我对父母百拜不辞,他们是我最敬爱的人。4. 大学生:我对这位科学家百拜不辞,他的贡献让我深感敬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