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考辞

拼音:kǎo cí

注音:ㄎㄠˇ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亦作“ 考词 ”。古代考核官吏成绩的评语。《旧唐书·穆宗纪》:“贬考功员外郎 李渤 为 虔州 刺史,以前书宰相考辞太过,宰相 杜元颖 等奏贬之。”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 唐 考功法,虽执政大臣,皆有考词,亦有赐考者,亦有自书其考者。”《宋史·职官志三》:“旧制,考课院其定殿最皆有考辞。 元丰 官制行,悉罢。”
(2).谓考虑选取恰当的辞句。《文选·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吕延济 注:“考摘清浊之词以就班类而缀之。”

基本含义
指对文辞进行审查和考证,以确保文辞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详细解释
考辞指的是对文辞进行仔细审查和考证,以确保文辞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文辞的重视和审慎,是学者和写作人员常用的词语。
使用场景
常用于文学、语言学、历史研究等领域,用于描述对文辞进行审查和考证的过程。
故事起源
考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艺文志》中,原文是“考辞,审也”。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表示对文辞进行审查和考证的意思。
成语结构
考辞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经常要花很多时间来考辞和查证。2. 这篇文章经过了多次考辞和修改,才最终发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考辞”拆解成“考”和“辞”来记忆。其中,“考”表示审查、考证,“辞”表示文辞、文字。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专业的考古学家,对文辞进行细致的考查和审慎的审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辞章”、“辞句”等,来扩展对文辞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认字,我要好好考辞。2. 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会仔细考辞,确保表达准确。3. 初中生:历史研究需要对文献进行考辞,以确保历史的准确性。4. 高中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会对相关文献进行考辞和分析。5. 大学生:作为一名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文辞的考辞和审查尤为重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