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泞滞

拼音:nìng zhì

注音:ㄋㄧㄥ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泥水淤积难行。《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陷入困境,进展缓慢或受阻。
详细解释
泞滞意味着像泥泞一样黏滞,事物难以流畅进行。它形容工作、进程、交流等受到困扰或阻碍,导致进展缓慢或无法顺利进行。
使用场景
泞滞常用于形容工作、项目、交通等方面受到困扰或阻碍的情况。例如,在工作中遇到繁琐的手续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形容工作泞滞不前。
故事起源
成语“泞滞”来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无积蓄,百姓泞滞。”意思是国家没有积蓄,百姓生活困难,无法顺利进行。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各种事物陷入困境或受阻的情况。
成语结构
泞滞由两个汉字组成,泞意为泥泞,滞意为滞留。泞滞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这个项目一直泞滞不前。2. 交通拥堵导致城市的发展泞滞不前。3. 这场会议因为各方意见不合,进展变得泞滞起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泞滞”。可以想象自己在泥泞中行走,感受到行动的困难和阻碍,进而理解泞滞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阻碍相关的成语,如“陷入泥潭”、“进退维谷”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下雨天路上很泞滞,我走得很慢。2. 初中生:考试前的最后一周,学习任务很重,我感觉自己被泞滞住了。3. 高中生:大学申请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导致进展泞滞不前。4. 大学生:论文写作的时候,思路不通顺,感觉整个写作过程泞滞不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