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剿袭

拼音:chāo xí

注音:ㄔㄠ ㄒ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剽窃人言以为己说。《红楼梦》第二一回:“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 庄子 文。”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掇拾者为之,则剿袭成语,无条贯之可寻。”
勦襲:剽窃他人作品;因袭照搬。 明 屠隆 《鸿苞》卷十七:“诗道有法,昔人贵在妙悟。新不欲杜撰,旧不欲勦袭。” 明 吴应箕 《与刘舆父论古文诗赋》:“虽好 子建 、 渊明 、 子美 之集,亦未尝勦袭其词。” 清 洪亮吉 《晓读书斋杂录·初录》:“《唐书·薛登传》尝上疏言,自 煬帝 设进士科,后生復相驰竞,赴速趋时,缉缀小文,名曰策学云云,足见士不读书,及临试勦袭之弊, 隋 唐 已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北方水利》:“书生不知古今异势,南北异宜,不曾广考载籍,并不细究掌故,第据兔园旧册,勦袭陈言,以之场屋对策可耳。”

近义词

袭取

英文翻译

1.(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 plagiarize; lift

基本含义
剿除袭击。指迅速消灭或制服敌人的袭击。
详细解释
剿袭是由“剿”和“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剿指迅速消灭、制服,袭指突然袭击、侵袭。剿袭的含义是指迅速、彻底地消灭或制服敌人的袭击。
使用场景
剿袭常用于形容军队或警察等力量迅速、果断地消灭敌人的袭击。也可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迅速解决问题的情况。
故事起源
剿袭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郗超传》中。故事讲述了晋朝时期,郗超率领军队剿灭了匈奴的袭击。后来,人们将郗超的行动形容为剿袭。
成语结构
剿袭属于动宾短语,由动词“剿”和动词“袭”组成。
例句
1. 军队迅速剿袭了敌人的据点。2. 警察及时剿袭了犯罪团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剿匪的场景,剿匪的过程即为剿袭。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来了解更多关于剿袭的故事和实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叔叔们剿袭了坏人。2. 初中生:军队在战斗中成功剿袭了敌人。3. 高中生:政府采取了剿袭措施,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