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改朔

拼音:gǎi shuò

注音:ㄍㄞˇ ㄕ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飞骨腾;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则世閒无不信道之民也。”
(2).更改正朔。借指改换朝代。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扶携夫妇出兵间,改朔移朝至今活。” 邹鲁 《四川光复》:“乃知革命党有所别于异姓改朔者矣。”

基本含义
改变岁首,调整时间。比喻改变计划、方向或策略。
详细解释
改朔是由“改”和“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改”表示改变,调整,“朔”表示农历每月初一的意思。原指改变农历年的开始日,后引申为改变计划、方向或策略。
使用场景
改朔通常用于形容改变计划、方向或策略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组织的决策或国家的政策等方面。
故事起源
改朔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制定过程。在古代,中国人使用农历作为主要的历法方式。农历每个月初一被称为“朔日”,每年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岁首”。据说,在古代,有一次因为天象异常,朝廷决定改变农历的起始日,从而改变了整个年的开始日期,这就是“改朔”的含义。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改变计划、方向或策略的意思。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决定改朔,调整产品线。2. 政府根据市场情况改朔,调整经济政策。
记忆技巧
将“改朔”的两个字分开记忆。“改”字可以联想为改变、调整,“朔”字可以联想为农历每个月的开始日。通过将“改”和“朔”两个字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改朔”的含义和故事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本来打算去公园玩,但是因为下雨,我只好改朔,呆在家里看书了。2. 初中生:我们学校原计划下周举办运动会,但是因为天气原因,校长决定改朔,将运动会推迟到下个月举行。3. 高中生:考试之前,我原本准备复习一整天,但是发现自己掌握得不够好,于是决定改朔,调整学习计划。以上是关于成语“改朔”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