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岁事

拼音:suì shì

注音:ㄙㄨㄟ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一年中应做的事。《礼记·王制》:“成岁事,制国用。” 孔颖达 疏:“‘成岁事’者,断定计要,一岁事成,乃制来岁之国用。”
(2).多指一年的农事。《尚书大传》卷五:“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郑玄 注:“祈乐当为新穀。”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薄从岁事,躬歛山田。”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二:“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清 赵翼 《恭纪》诗之二:“沧溟无警妖氛熄,绚甸咸登岁事丰。”
(3).指诸侯每年秋天朝见天子的事。《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 孔颖达 疏:“常以岁时行朝覲之事,来见君王。”《周礼·秋官·小行人》“令诸侯春入贡” 孙诒让 正义引 清 林乔荫 曰:“岁事者,君亲行之。《大宗伯》‘朝覲宗遇会同’,以其或一岁一行,或数岁一行,故为岁事。”
(4).每年祭祀的事。《仪礼·少牢馈食礼》:“用荐岁事於皇祖伯某。”《汉书·武帝纪》:“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为农祈也。於此造之,岁以为常,故曰为岁事。”
(5).一年的时序。 宋 梅尧臣 《自感》诗之二:“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籜。” 宋 苏辙 《次韵王巩元日》:“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駸駸已发机。”

基本含义
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详细解释
岁事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岁”和“事”两个字组成。指的是年纪大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事务或责任。也可以指代与年龄有关的事情。
使用场景
岁事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年纪大的人所面对的问题或责任。可以用来形容老人家的事情或者年长者所承担的任务。也可以用来提醒年轻人要尊重和关心年长者。
故事起源
岁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讲述孔子故事的《论语》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孔子对学生说:“孝之始也,谓之得之;宜也;怀之,谓之养之;宜也;弟之事父,事君之义也;敬之,谓之事之;事之,谓之事亲也;爱人之事亲,谓之孝。”这段话中提到了“事父”的概念,后来演变成了“岁事”成语。
成语结构
岁事的结构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已经年纪大了,要承担起自己的岁事。2. 年纪大了,就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岁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纪大的人,面对着很多的事务和责任,所以需要承担起自己的岁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岁事相关的成语,如“岁月静好”、“岁寒三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已经退休了,现在他的岁事是每天照顾我们。2. 初中生:我觉得年长者的岁事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3. 高中生: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仍然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岁事。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