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睡眠博客 - 简介
部分网友开设博客后疏于打理,更新速度慢,这种博客被称为睡眠博客。相对而言,平均一个月更新不到一次的博客空间则被视为睡眠博客空间。
睡眠博客 - 现象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报告表明,目前中国注册的博客空间总量接近3400万。但其中有超过70%的博客,平均一个月更新不到一次,成为“睡眠博客”,即有2300多万个是处在“休眠状态”。 同那些信息化中的“孤岛”与“死站”比起来,它只不过是一种半睡眠状态罢了。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博客规模强劲增长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也渐渐浮现。首先是博客空间浪费严重。在接近3400万的博客空间总量中,有七成以上的是平均每月更新不到一次的“睡眠博客”。“睡眠博客”的存在,对网络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此外,博客服务供应商服务不理想导致用户满意度低和博客流动严重也是博客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超过70%的博客成为睡眠博客,不论对于博客网站,还是对于博主,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睡眠博客 - 负面影响
一、写博客就要占用网络空间。尽管速度和带宽是目前BSP服务的关键,但是,服务器提供的硬盘空间恐怕不是白白可以得到的,需要资金和设备投入。更何况,占用这么多空间,又长时间置之不用,必然浪费存储。
二、个人写博客就是让人看的。别人看了街谈巷议也好,自己看了自娱自乐也罢,能够看入眼,写下去,博客就有了实际的价值。在网上开上三、四个博客,但好些个都放上几月甚至几年没动过,早些日子还偶有看客“瞻仰遗迹”,久而久之,“门可罗雀”都没有了。虽然博客纪录了博主的历史,与存储相比,博主的满意度更重要。但常年弃之不“博”,满意度如何实现?
三、更重要的是,博客是个人在网上的“门脸”,人们看后对作者形成直观的感受。如果看到长时间没有更新的博客,文章都是经年久月的陈谈,会不会让看客顿生对于博主现状的疑窦?慵懒?消极?忙碌?虎头蛇尾?……个中滋味恐怕是一人一个猜想。此时,无胜于有,费了力倒赔了名声。
睡眠博客 - 成因探讨
作为网络上曾经兴旺过的一种事物,博客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爆发式的成长史,尤其是以所谓“明星名人博”为代表的那一段发展过程,让博客这种事物一下子成为了互联网上人人皆知和人人皆指的热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为现在这些统计数字打下了基础,然而在时间之下,尤其是在明星名人博退热之后商业化博客运作方式的彻底介入,让以“草根起家”的博客业彻底地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窘境,而这,似乎也是那七成博客空间“睡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到博客的“增量不增收”,除了一些网站过度的重视打造和推广名人明星博,更主要的是在纯商业化运作之下让博客赖以生存的“草根基础”受到了重创,说白了就是一些博客网站过于重视名人明星博客带来的商业化效应,而挫伤了数以千万计的“草根博客”的积极性,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不但原有的“平民博客”失望之后不再热衷于自己的博客创作和访问,就算是新注册的博客在短暂的“兴奋期”过后也会因为枯燥和难以“有所作为”而让自己的博客空间成为一种“时尚的摆设”。
通过“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不难发现,即便是那些关注着博客的精英,也只不过是在单纯的探讨着如何挖掘博客的商业化价值,说白了就是都只是在纯粹的想怎么样通过博客赚钱,而并不是真正的关心博客行业自身怎么发展和繁荣,尤其是面对着那沉睡中的2300万个博客空间,一些人在感叹那是一种网络上的“资源浪费”,有些人在支招怎么从博客身上捞油水,可是就没有人真正的想过究竟是谁在让那两千多万博客空间沉睡、让博客行业渐渐退热!
作为基于互联网络的一种应用,在现实之下很难避开商业化这三个字,可是相对于那些互联网络的经营者来说,一味的追求商业化价值的实现,很难说不会“欲速则不达”,毕竟我们的互联网有着我们的存在特点,尤其网络赖以生存的“网民基础”,如果不先摸清楚它上面的各种特点,就一味的运用商业化手段,不失败还能拾来什么?
当博客行业成为为数不多的名人明星们的天下、当博客网站的首页再也没有了“草根们的影子”,尤其是当博客页面的广告和其他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博客还是多少人的最爱不难知,特别是当有一天博客只成为网络运营商们一种纯粹的商业化的赚钱工具的时候,恐怕质变的不只是那沉睡之下的2300万博客空间。
睡眠博客 - 解决方法
在博客高热不退的今天,探讨博客的现状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与上亿的互联网用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睡眠博客”的大量存在,与时下博客世界的纷乱和服务尚不到位大有干系。现有的由博客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博客网址大多有着访问太麻烦、地址过长以及缺乏个性化等缺陷。如“xujinglei.cn”这样的CN域名来直接指向徐静蕾的博客空间还太少。作为个人博客,其个人页面就是一个人的自留地。他在自己的博客里想干什么就应该能干什么,只要不违法违纪、不伤风败俗。那么,与之相配的独立博客域名,就是尊重博客作者的开始,试问,现在有哪家网站做到了这一点?广大的普通博客作者不能享受如徐静蕾般的待遇,也就别怪大家三心二意,在众多的博客网间不断做着“跳槽”的游戏。
其次,既然都知道博客是个人的“自留地”,那就别管人家今天种白菜,明天栽土豆。也不要管人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家开个博客,也是因为好玩,硬逼着要天天更新博客内容,如此之多的博客作者,不是人人都是作家诗人,天天都能上网写文章。一个博客作者,他一个月不上一次博客也应该是正常的。即使他把那块“自留地”给荒了,也是他的自由。徐静蕾在博客上轻轻叹息一声,能立刻唤来无数“粉丝”热烈响应。平民博客即使每天勤奋劳作,天天更新博客,可能也就那几个亲朋好友会瞧上几眼。因而,一些专家的着急是没用的。
在博客服务还不到位、大量的博客作者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急吼吼地喊着“博客”商业化,以为从此可以靠博客赚钱,使博客成为可以为众人分享的大蛋糕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商家们尽可以在易中天、韩寒们的博客中投入广告,但投入如海洋般的“草根博客”里,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样子。因此,一旦错估了中国博客的形势,失去了“网民基础”,博客商业化的操作也就只能是以失败了事。搜狐张朝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博客的页面永远不商业化。”无论是博客平台的供应者,还是急欲在博客中博取一份商业利益的商人们,这种清醒的认识是需要具备的。
在现有的网络和网民基础上,真要唤醒“睡眠博客”,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把心思放在完善博客服务,培养固定而成熟的博客网民,最终实现博客的共赢局面,或许会比当下一厢情愿的“博客商业化”的想法会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