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项领

拼音:xiàng lǐng

注音:ㄒㄧㄤˋ ㄌ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肥大的颈项。《诗·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毛 传:“项,大也。” 郑玄 笺:“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夫久驾而长不得行,项领不亦宜乎?《易》曰:‘臀无肤,其行赼趄’,此之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空谷有项领之骏者, 孙阳 之耳心也。”后用以比喻放纵不羁,不听使用。《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2).指颈。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物亦故有远而易知,近而难料,譬犹眼能察天衢,而不能周项领之间。” 明 徐渭 《风鸢图》诗之十九:“春来偏与老人讎,腰膂如弓项领柔。”
(3).比喻头等;首要。《南史·孝义传上·乐预》:“ 孝嗣 故吏 吴兴 沉昇之 亦説之曰:‘ 昇之 与君俱有项领之功,今一言而二功俱解,岂愿闻之乎。’”
(4).比喻要害之地。《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洮水 带其表, 维 ( 姜维 )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或欲大佃疆埸”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或欲进军大佃,偪其项领,积穀观衅,相时而动。”

基本含义
指首领或领导者。
详细解释
项领是由“项”和“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项”意为颈部,引申为首领;“领”意为领导。项领一词指的是一个团队或组织的领导者,通常具有权威和决策权。
使用场景
项领常用于形容某个团队或组织的领导者,也可以用来指代某个行业或领域的权威人士。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正式场合,如工作会议、领导层讨论等,也可以在日常交流中使用。
故事起源
项领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了楚汉战争时期项羽的首领地位。项羽是楚国的将领,他在战争中展现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被尊称为“项领”。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项领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2. 他是我们学校的项领,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3. 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领的决策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将“项领”与“领导者”联想起来,想象一个戴着项圈的领导者在带领团队。可以通过这个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领导相关的成语,如“领导者”、“带头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项领是老师,她总是带领我们一起学习。2. 初中生:班级的项领是班长,他负责组织各种活动。3. 高中生:学校的项领是校长,他管理整个学校的教育事务。4. 大学生:学院的项领是院长,他负责决策和推动学院的发展。5. 成年人:公司的项领是总经理,他负责管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