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笙歌

拼音:shēng gē

注音:ㄕㄥ ㄍㄜ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书〉泛指奏乐唱歌。
[构成]
偏正式:笙(歌
[例句]
游船上笙歌不断。(作主语)

近义词

歌乐

英文翻译

1.[书] playing and singing

详细解释

◎ 笙歌 shēnggē
(1) [playing and singing]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酬客应制》:“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 宋 张子野 《南歌子》词:“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投吴》:“千门花月笑相迎,香风满路笙歌引。”
(2).泛指奏乐唱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归过 洞庭 ,见一画舫,雕槛朱窗,笙歌幽细,缓荡烟波。”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过了 大中桥 ,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 秦淮河 ;这才是 秦淮河 的真面目哩。”

基本含义
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详细解释
笙歌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场合,如婚礼、庆典、节日等。笙歌所传达的是一种欢乐、喜悦和繁荣的氛围。
使用场景
笙歌常常用于描述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喜事的情景。比如,可以用在描述婚礼的场合,形容新婚夫妇喜庆的婚宴;也可以用来形容节日的欢庆活动,如春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景象。
故事起源
笙歌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一篇中,原文是“笙歌散,白日暮。”意为笙歌声散去,太阳已经下山。后来,笙歌逐渐演变为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的成语。
成语结构
笙歌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笙”和“歌”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在他们的婚礼上,笙歌喧天,喜庆的气氛洋溢着幸福和快乐。2.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笙歌不断,人们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记忆技巧
可以将“笙歌”与喜庆的场合联系起来,想象笙歌声的欢快和喧闹,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喜庆、庆典有关的成语,如“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庙会,看到了很多笙歌喧天的场景。2. 初中生: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婚礼的现场,笙歌声响彻云霄,场面非常热闹。3. 高中生:大学毕业典礼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笙歌喧天,庆祝我们的成长与进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