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诬艳

拼音:wū yàn

注音:ㄨ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文风的虚妄浮艳。 宋 王安石 《取材》:“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於政事何为哉!”

基本含义
指故意诋毁他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败坏他人名声。
详细解释
诬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诬”意为捏造、诬陷,而“艳”意为美丽、显赫。诬艳的含义是指某人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以便诋毁他人的美好形象或名声。
使用场景
诬艳常用于描述某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企图破坏他人的名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诬艳来批评那些散播谣言、诋毁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
诬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陈慧的女子,她为了嫉妒别人,故意编造了一段与别人的风流韵事,以便败坏别人的名声。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诬艳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诬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们不应该相信那些诬艳他人的谣言。2. 她的美丽和聪明使得一些人开始诬艳她的人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诬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时,他的脸上带着一副美丽的面具,用来掩盖他真实的目的。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以及其他与名誉、谣言相关的成语,如“造谣生事”、“信口雌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被人诬艳了,可是她并没有做错什么。2. 初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女生,她总是诬艳别人,让大家对她产生了负面印象。3. 高中生:他的名声被别人诬艳了,但是他没有让这些谣言影响到他的生活。
注意
以上例句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