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泥龙

拼音:ní lóng

注音:ㄋㄧˊ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泥塑龙像。古人用以祈雨。 北周 庾信 《喜晴》诗:“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
(2).喻无用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泥龙虽藻绘炳蔚,而不堪庆云之招;撩禽虽琱琢玄黄,而不任凌风之举。” 南朝 梁 庾肩吾 《为南康王让丹阳尹表》:“是知策彼泥龙,不能令其逐日;乘斯流马,安可使其奔电。”

基本含义
指模仿真龙而制作的泥塑品,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却没有真正的本领或能力。
详细解释
泥龙是由泥土制成的龙形雕塑,虽然外表看起来像真的龙,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力量和能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厉害、很强大,但实际上没有真正本领或能力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虚有其表、装模作样的人或事物。比如,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能力的员工,但实际上只会做表面功夫,没有真正的实际能力;或者一个外表看起来很豪华的建筑,但实际上质量很差,没有真正的价值。
故事起源
泥龙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方士的人,他擅长制作泥塑,特别是泥龙。他的泥龙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一天,他制作了一条泥龙,外表非常华丽,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力量。人们见了这条泥龙,都以为它是一条真龙,但当他们发现它没有真正的本领时,都感到非常失望。从此,人们就用“泥龙”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没有真正本领或能力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主要由“泥”和“龙”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演讲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只是泥龙一条。2. 这家公司的产品外包装很豪华,但质量很差,简直是泥龙一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泥龙的形象与虚有其表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外表华丽的泥塑龙,但当你试图让它动起来时,它却没有任何力量和能力,就像那些装模作样的人或事物一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花架子”、“纸老虎”等,它们都和“泥龙”一样,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没有真正本领或能力的人或事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穿得很酷,但他的功课成绩很差,真是个泥龙。2. 初中生:那个运动员看起来很强壮,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力,真是个泥龙。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很华丽,但剧情内容很空洞,简直就是一部泥龙之作。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