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庙号

拼音:miào hào

注音:ㄇㄧㄠˋ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庙号 miàohào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英文翻译

1.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dynastic title

详细解释

(1).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晋书·成帝纪》:“癸巳,帝崩于 西堂 ,时年二十二,葬 兴平陵 ,庙号 显宗 。”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两 汉 。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唐 颜真卿 《论元皇帝祧迁状》:“昔 汉 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 前汉 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 后汉 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 光武 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单表 北宋 太祖 开基,传至第八代天子,庙号 徽宗 。”
(2).后世亦用以称父殁后在宗庙所立之木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东士庶痛则称禰。禰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輒呼?”

基本含义
指封建时代帝王或高僧获得封号后,受尊崇的称号。
详细解释
庙号是封建社会中对帝王或高僧尊号的一种称谓。帝王庙号是指皇帝去世后,由后人为其建立庙宇,以供奉祭祀,并赐予一个尊号。高僧庙号是指佛教寺庙对高僧进行尊称的称号。庙号通常与帝王或高僧的事迹、贡献或修行有关。
使用场景
庙号一词常用于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和教育教学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受到尊崇和敬仰。
故事起源
庙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当时,帝王或高僧在去世后,人们为其建立庙宇,以供奉祭祀并表示对其的尊敬和纪念。同时,也给予他们一个庙号,以彰显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成语结构
庙号这个成语是由“庙”和“号”两个字组成的。
例句
1. 这位科学家因其杰出的贡献,被誉为科学界的庙号。2. 这个寺庙为这位高僧建立了一个庙号,以表彰他对佛教的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庙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庙宇中供奉着古代帝王或高僧的神像,并在神像旁边写着他们的庙号。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文化资料或参观历史遗迹来进一步了解庙号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校的校长被称为教育界的庙号。2. 初中生:这位作家因其杰出的作品,被赋予了文学界的庙号。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科学界的庙号。4. 大学生:这位音乐家因其卓越的技艺,被尊称为音乐界的庙号。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