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嗟恻

拼音:jiē cè

注音:ㄐㄧㄝ ㄘ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悲叹悱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时 宗尧 将登舟,则寄所齎玩好琴书於相识故人家而迈,及是传也,其故人者嗟惻。”《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鬢如霜,鬚似雪,自嗟惻。”

基本含义
形容悲伤、痛苦的样子,表示深感同情。
详细解释
嗟恻是由“嗟”和“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嗟”表达悲伤、叹息的情感,“恻”表示痛苦、悲伤的样子。嗟恻形容悲伤、痛苦的样子,表示深感同情。
使用场景
嗟恻常用于描述看到别人遭遇悲伤、痛苦时产生的同情之情。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因某种原因感到悲伤、痛苦的样子。
故事起源
嗟恻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箕子之子,永言无忘。”其中“鸿雁”一词用来形容人们的悲伤之情,后来演变成成语“嗟恻”。
成语结构
嗟恻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看到灾民们的困境,他不禁嗟恻不已。2. 她听到朋友的不幸遭遇,感到嗟恻万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嗟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悲伤、痛苦的情景,深感同情的样子,形容他嗟恻不已。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嗟恻相关的成语,例如“悲恸”、“痛心疾首”等,拓宽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小狗被欺负,小明感到嗟恻,立刻去帮助它。2. 初中生:听到同学家发生了火灾,我们都感到嗟恻,纷纷捐款帮助他们重建家园。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学到了鸦片战争的残酷,我们深感嗟恻,希望永远珍惜和平。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嗟恻”。记住成语的基本含义、使用场景,同时使用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来巩固你的学习效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