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韬光敛迹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tāo guāng liǎn jì ㄊㄠ ㄍㄨㄤ ㄌㄧㄢˇ ㄐㄧˋ

韬光敛迹(韜光斂跡) 

同“韜光晦蹟”。 明 袁宏道 《德山麈谭》:“学道人须是韜光敛跡,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若逞才华,求名誉,此正道之所忌。”

基本含义
指隐藏才能,不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
详细解释
韬光敛迹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韬光”和“敛迹”两个词组成。韬光意为隐藏才能、不显露实力,敛迹意为收敛行迹、不张扬。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而选择保持低调和谦虚的态度。
使用场景
韬光敛迹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态度。例如,一个有才华的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可能会选择韬光敛迹,不愿意过于显露自己的能力,以避免引起嫉妒或不必要的麻烦。此外,韬光敛迹也可以用来指导个人的行为,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后要保持谦虚和低调,不要过于张扬。
故事起源
韬光敛迹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楚汉战争中一度占据优势。然而,项羽却不愿意过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而选择韬光敛迹,以保持低调。最终,项羽因为骄傲自满,失去了战争的胜利,这个故事也成为了韬光敛迹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韬光敛迹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韬光”和“敛迹”都有各自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了隐藏才能、保持低调的含义。
例句
1. 他虽然很有才华,但总是选择韬光敛迹,不愿意过多展示自己的实力。2. 在面对成功时,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韬光敛迹的态度,不要过于自满。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韬光敛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成语分为两部分,韬光和敛迹,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2. 将韬光和敛迹的意义与隐藏才能和保持低调的概念联系起来。3. 创造一些与韬光敛迹相关的联想图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韬光敛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谦虚和低调的价值观念。你还可以阅读更多与隐藏才能和保持低调相关的故事和名人事迹,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背后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很聪明,但他总是韬光敛迹,不愿意在班级中显露自己的才华。2. 初中生:在比赛中,他韬光敛迹,没有过多展示自己的实力,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胜利。3. 高中生:在面对成功时,我们应该保持韬光敛迹的态度,不要过于张扬和自满。4. 大学生:他虽然是班级里最聪明的人,但他总是选择韬光敛迹,不愿意在课堂上过多表现自己的才华。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