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春联

拼音:chūn lián

注音:ㄔㄨㄣ ㄌ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春联 chūnlián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

近义词

对联

英文翻译

1.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pasted on gateposts or door panels); New Year scrolls (亦称“门对”、“春贴”)

详细解释

春节时用红纸书写吉祥或祝颂语句贴于门上,谓之春联。其源出于古之桃符。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书写春联……或用硃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二:“ 明太祖 都 金陵 ,於除夕前詔公卿士庶家门外悉加春联,帝微行出观以为乐。”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基本含义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指的是在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对联。它通常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用来祝福新年吉祥、幸福和繁荣。
详细解释
春联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它是用红纸或其他彩色纸张写成的对联,贴在门楣上或门前的两侧。对联的内容通常是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每句一半贴在门楣上,构成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春联的内容多与祝福、吉祥和繁荣相关,如寓意丰收、健康、幸福、和谐等。
使用场景
春联通常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使用,特别是在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会将春联贴在家门上,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除了家庭,春联也可以在学校、办公室、商店等公共场所看到。
故事起源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和习俗。据说,最早的春联起源于汉朝时期,当时人们用桃木板刻写吉祥的文字,以驱除恶灵和带来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传承至今。
成语结构
春联的结构通常是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每句一半贴在门楣上。每句诗句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形成平衡和谐的美感。
例句
1. 金鸡报晓迎新年,瑞雪兆丰年。2. 花开富贵迎春到,福禄双全庆团圆。
记忆技巧
1. 将春联的发音“chūn lián”与“春天连起来”联想,以帮助记忆春联的含义和用途。2. 将春联的贴在门楣上的形象与春节期间家门上贴的红纸对联形象联想,以帮助记忆春联的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知识,例如春节、元宵节等。2. 学习更多与春联相关的成语和诗句,扩展中文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贴了一副春联来庆祝新年。2. 初中生: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贴春联,祝福新年快乐。3. 高中生: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吉祥如意。4. 大学生:每年春节,我都会写一副春联来祝福家人和朋友。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