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禁令

拼音:jìn lìng

注音:ㄐㄧㄣˋ ㄌ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禁令 jìnlìng
[prohibition] 禁止某种活动的法令

英文翻译

1.prohibition; injunction; ban

详细解释

(1).禁律和号令。《周礼·地官·卝人》:“巡其禁令。” 郑玄 注:“行其禁,明其令。”《周礼·地官·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贾公彦 疏:“六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令及十二教与五禁号令皆掌之。”《荀子·正论》:“ 汤 武 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2).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或命令。《周礼·天官·宰夫》:“掌其禁令。” 郑玄 注:“宰夫察其不如仪。”《后汉书·西羌传》:“杀人偿死,无它禁令。” 宋 曾巩 《司门制》:“门关筦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 鲁迅 《<华盖集>题记》:“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 冰心 《寄小读者》九:“在天然的禁令之中,杜门谢客,过我的清闲回忆的光阴。”

基本含义
指由上级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发布的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的命令。
详细解释
禁令是指由上级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发布的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的命令。禁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或者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禁令通常具有法律效力,违反禁令的行为可能会受到处罚。
使用场景
禁令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广泛存在。例如,政府可以发布禁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学校可以发布禁令禁止学生在教室内使用手机,以保持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公司可以发布禁令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以提高工作效率。
故事起源
禁令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国家或者朝廷为了管理社会,维护秩序,常常会发布禁令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这些禁令可以涉及各个方面,如军事、经济、道德等。禁令的发布往往伴随着特定历史事件或者社会背景。
成语结构
禁令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政府发布了禁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2. 学校发布了禁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乱丢垃圾。
记忆技巧
可以将禁令与“限制”、“规定”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或者使用相关的学习应用程序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禁令制度,以及禁令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禁令相关的成语,如“禁止”,“禁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了个禁令,不许我们在教室里吃零食。2. 初中生:学校发布了禁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打架斗殴。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禁令,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烟酒。4. 大学生:公司发布了禁令,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