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辞指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言辞尖锐、刻薄,语气严厉。
详细解释
辞指形容人说话或写文章时用词尖锐、刻薄,通常带有一定的嘲讽或讽刺意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语言尖锐而直接,有时甚至带有攻击性。
使用场景
辞指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辩论、争论、批评等言辞激烈的场合中,指责他人的言辞刻薄、尖锐。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他与刘邦争夺天下。有一次,项羽在攻打刘邦的军营时,刘邦的妻子吕雉为了劝告他们不要争斗,写了一封信给项羽。信中写道:“愿君王宽容大度,不要辞指。”意思是希望项羽不要用尖锐刻薄的言辞对待刘邦。后来,人们将“辞指”这个词用来形容言辞尖锐、刻薄。
成语结构
辞指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辞”表示言辞、措辞,第二个字“指”表示尖锐、刻薄。
例句
1. 他的评论总是辞指,让人很不舒服。2. 她的文章写得很辞指,直接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尖锐的指针在辞别的时候刺向别人,表示言辞尖锐、刻薄的意思。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新闻或文学作品来进一步了解辞指的使用场景和语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话真辞指,让人听了很难受。2. 初中生:老师的批评总是辞指,我们要吸取教训。3. 高中生:她的评论很辞指,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4. 大学生:在辩论中,双方的言辞变得越来越辞指,气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