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纳宜

拼音:nà yí

注音:ㄣㄚˋ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纳福。多用为书信中祝人安适之辞。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虯书》:“金凉佇运,想恒纳宜,冲明在襟,履候无爽。”

基本含义
纳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合适、适宜、恰当。
详细解释
纳宜表示某种事物或行为与某种情况或要求相适应、相符合,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使用场景
纳宜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表示其得体、合适;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安排、处理,表示其恰当、得当。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中,人们常常会用纳宜来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是否符合场合的要求。
故事起源
纳宜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传》中,原文是“纳乎吉,无不利,有攸往,夙兴夜寐,无忧无虑”。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合宜地去处理事情,就会获得吉祥和好处,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思考上,都不会有什么困扰和忧虑。后来,人们将“纳乎吉”中的“纳”和“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纳宜”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纳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一般来说,前面的词是主要的,后面的词是修饰的。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纳宜得体,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 这个决策是纳宜的,符合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需求。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纳宜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得体、言行得体的形象,表示这个人是纳宜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纳宜相关的成语,如纳履、纳谏、纳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纳宜上课,不要打扰别人。2. 初中生:考试时,要纳宜答题,不要作弊。3. 高中生:在校园里,我们应该纳宜行为,不要做出不良的行为。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要纳宜言谈,不要说出不恰当的话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