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平气

拼音:píng qì

注音:ㄆㄧㄥˊ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基本含义
平静心情,保持冷静
详细解释
平气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指的是保持心情平静,不激动,不生气的状态。它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挫折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时,要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
使用场景
平气常常用于劝告他人要冷静应对问题,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在困难面前保持镇定的心态。这个成语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
故事起源
平气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马援传》。据说,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军,他非常勇敢且善于用兵,但是性格比较急躁。有一次,马援在战场上受到了敌人的围攻,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焦虑。然而,他冷静地想到,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于是他劝告自己要“平气”。最终,他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围攻,并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成语结构
平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平”表示平静、冷静,而“气”表示心情、情绪。
例句
1.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要学会平气应对,不要慌张。2. 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保持平气,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
记忆技巧
为了记住平气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平”字和“气”字分开记忆。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感受到平静和安宁的气氛,这样就能够帮助你记住平气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平气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平心静气”、“平常心”等。这些词语都与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会告诉自己要平气,不要紧张。2. 初中生:老师在班会上告诉我们,要平气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3. 高中生:面对升学压力,我们应该保持平气,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平气应对各种人际关系的挑战。希望这份关于“平气”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