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寄示

拼音:jì shì

注音:ㄐㄧ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送给人看,示知。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之六:“大篇或可追赋,果寄示,幸甚幸甚!” 蔡东藩 《后汉演义》第八五回:“ 权 将来书閲毕,即寄示 周瑜 , 瑜 怎肯罢手,仍催 孙权 引兵就道。”

基本含义
通过书信或其他方式传达思想、意见、感情等。
详细解释
寄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寄指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传送,示指表示、表达。寄示的基本含义是通过书信或其他方式传达思想、意见、感情等。它强调了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手段,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通过书信或其他方式传递重要的思想或感情。
使用场景
寄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通过书信或其他方式传递思想、意见、感情等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也可以用来形容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教诲。此外,寄示还可以用于形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诗词、音乐等。
故事起源
寄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的含义与古代人们通过书信传递思想、意见、感情等有关。古代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人们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因此,寄示成语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对古代书信交流方式的一种描述和赞美。
成语结构
寄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寄”是动词,“示”是动宾结构中的宾语。
例句
1. 他给我寄示了最新的发展情况。2. 请您寄示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3. 他通过一封信寄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记忆技巧
记忆寄示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将寄示与书信传递思想、意见、感情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通过写信来传递重要信息的情景。
2. 动作
将寄示的发音与寄送信件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将信件放入信封并寄出。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寄示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书信和传递信息相关的成语,如“书信相见”、“口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给爸爸妈妈寄示了一张手工贺卡。2.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用书信的方式寄示对远方亲戚的问候。3. 中学生:我通过一封信给朋友寄示了我的感谢之情。4. 大学生:在留学期间,我经常通过邮件寄示家人对他们的思念和关心。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