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敲扑

拼音:qiāo pū

注音:ㄑㄧㄠ ㄆ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敲扑 ”。
亦作“ 敲扑 ”。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文选·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李善 注:“ 臣瓚 以为短曰敲,长曰扑。”《史记·陈涉世家褚少孙论》引作“敲朴”。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道帙长殯,法筵久埋;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清 戴名世 《李月桂家传》:“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扑也。” 辕孙 《露西亚虚无党·绪言》:“受其敲扑而不知痛,受其压制而不知苦。”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迅速、积极主动、果断。
详细解释
敲扑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敲意为用手或工具敲打,扑意为猛冲、猛扑。敲扑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积极主动、果断,不拖泥带水。
使用场景
敲扑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行动,表示他不拖延,果断地采取行动。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积极工作、迅速解决问题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危急关头迅速反应、果断决策的情况。
故事起源
据说,敲扑这个成语的起源是出自《汉书·王莽传》。当时,王莽做了一件很有争议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反对。有一天,王莽听说有人要暗杀他,于是他果断地采取了行动,立即敲门叫来卫士,扑倒暗杀者。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敲扑”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果断。
成语结构
敲扑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敲扑有为,效率很高。2. 老师敲扑着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3. 面对困难,他敲扑决策,果断解决了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敲扑这个成语与迅速、果断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迅速地用手敲打,然后猛冲过去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敲扑相关的成语,例如敲竹杠、一扑而空等,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地上有一只受伤的小鸟,敲扑地跑过去帮助它。2. 初中生:面对考试,他敲扑地复习,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他敲扑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