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登科第

拼音:dēng kē dì

注音:ㄉㄥ ㄎㄜ ㄉ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登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今子孙登科第,歷仕宦者,皆 陈太夫人 所出也。”

基本含义
指考试中取得高分,获得科举及格的资格。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有出息。
详细解释
登科第源自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登科是指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科举及格的资格,而“第”则表示名次。因此,“登科第”意味着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科举及格的资格,并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名次。在现代社会中,“登科第”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有出息。
使用场景
常用于称赞考试成绩优异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有才华、有出众成就的人。可以在学校、工作场所、社交场合等各个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登科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只有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科举及格的资格,才能够登科,成为官员。因此,登科第成为了一种表示优秀的象征。
成语结构
登科第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登”、“科”、“第”分别表示“上升”、“科举”、“名次”。
例句
1. 他在高考中登科第,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了。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国际会议上登科第,受到了广泛的赞誉。3. 她在音乐比赛中登科第,获得了一等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登科第”这个成语:将“登”字想象成一个人站在山顶上,表示上升、进步。“科”字可以联想到科举制度,表示考试。“第”字可以想象成一个名次的标志,表示名次。通过将这三个字联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登科第”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了解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学习其他与考试成绩、人才选拔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状元及第”等。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了解科举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期末考试中登科第,得了全班第一名。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在中考中登科第,进入一所好的高中。3. 高中生:她在高考中登科第,被清华大学录取了。4. 大学生:他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登科第,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