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二公

拼音:èr gōng

注音:ㄦ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基本含义
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详细解释
二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二”和“公”。在这里,“二”表示数量,即两个;“公”表示公职人员或高官。因此,二公可以指两个公职人员的总称,也可以指两个高官。
使用场景
二公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两个地位或权力相当的人一同出现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两位高官同时到场、两个公职人员同时发表意见等情况。
故事起源
二公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官员的称谓。古代的官员职位分为九品,每个品级下又有不同的等级,而高级官员通常被称为“公”。因此,两个地位相当的高级官员一同出现,就被称为“二公”。
成语结构
二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两位部长一同出席了会议,真是二公齐齐到场。2. 他们二公在会上互相辩论,意见不一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二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公职人员或两个高官一同站在一起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官员、权力相关的成语,如“一公半职”、“三公九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们班上有二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副班长。小学生:在学校的校园里,我看到了两位二公,他们穿着校服,手里拿着话筒。中学生:体育比赛上,两位二公分别代表两个班级参赛,争夺冠军。大学生:学校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学术讲座,两位知名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真是二公齐齐到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