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婆饼焦

拼音:pó bǐng jiāo

注音:ㄆㄛˊ ㄅㄧㄥˇ ㄐ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鸟名。其鸣声如婆饼焦,故名。 宋 王质 《林泉结契》卷一:“婆饼焦,身褐,声焦急,微清,无调。作三语:初如云婆饼焦;次云不与吃;末云归家无消息。后两声若微于初声。” 宋 梅尧臣 《寄送吴公明屯田通判泰州》诗:“一闻春禽婆饼焦,竹林山木生萧条。” 宋 楼钥 《泉口净明院昼寝》诗:“林间婆饼焦,悠悠时一鸣。”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繅车响。”参见“ 婆饼 ”。

基本含义
形容婆婆妈妈焦急、着急的样子。
详细解释
婆饼焦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婆婆妈妈焦急、着急的样子。婆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糕点,通常由面粉制成,外形圆饼状。焦则表示焦急、着急的意思。结合起来,婆饼焦形象地描述了婆婆妈妈在焦急的情况下的样子。
使用场景
婆饼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婆婆妈妈在某种紧急情况下焦急不安的样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孩子出远门未归,或者因为家里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而感到着急。这个成语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
婆饼焦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它的意义和形象都很生动,所以被人们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婆饼焦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婆饼和焦。婆饼表示婆婆的意思,焦表示焦急的意思。
例句
1. 她的孩子迟迟没有回家,她焦急地像婆饼焦一样。2. 妈妈在等待孩子的归来时,焦急得像婆饼焦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婆婆妈妈在等待孩子回家时的焦急表情,将这个成语与婆饼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糕点婆饼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可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焦急地等待我放学回家,就像婆饼焦一样。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感到婆饼焦,因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复习。3. 高中生:我看到妈妈焦急地在门口等待,心里觉得像婆饼焦一样,因为我晚归了。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我感到婆饼焦,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婆饼焦”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