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刬

拼音:yī chàn

注音:ㄧ ㄔ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一刬 yīchàn
(1) [all]〈方〉∶一概;完全
一刬都是新的
(2) [always]∶总是;一味

英文翻译

1.[方] without exception; one and all

详细解释

(1).亦作“ 一剷 ”。一概;全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许多财礼,一剗是好金银。”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我这里凝眸望,元来是文官武职,一剗地济济蹌蹌。”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怎么门前也没人扫,一剗的长起青苔来。”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四折:“你看这宅前院后不沾尘,画阁兰堂一剷新。”《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怎么那来路一剗都是高山陡壁,全无路径?”
(2).一味,总是。 元 卢挚 《朱履曲·天宁北山禅老招饮》:“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儂一剗心邪。”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那厮不识亲疎,不辨贤愚,一剗地残害忠良。”《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回:“既没有文券,把什么做凭据断还得你?分明是一剗混赖。” 清 洪昇 《长生殿·复召》:“悔杀咱一剗儿粗疎,不解他十分的娇殢。”

基本含义
指一次砍下。
详细解释
一刬是一个表示行动果断、迅速的成语。它源于古代斩首的刑罚,表示一次砍下人头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一刬常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果断、决绝,没有任何犹豫。
使用场景
一刬多用于形容人在做决定或采取行动时果断、迅速,不拖泥带水。可以用于赞扬或批评某人的行为。此外,一刬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行动的结果迅速而彻底。
故事起源
一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斩首的刑罚。在古代,当有人被判处死刑时,刽子手会用刀一刀砍下被判死刑者的头颅。因此,一刬成为了形容决断果断的行动。
成语结构
一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一”表示“一次”,“刬”表示“砍下”。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一刬而过,毫不犹豫。2. 这个项目经理非常果断,遇到问题时总是能一刬解决。3. 他的决策迅速果断,一刬就把问题解决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斩首刑罚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刽子手在一次砍下人头时的果断和迅速,就可以记住一刬表示行动果断、迅速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一刬相关的成语,例如一刀两断、一举两得等。这些成语都与果断、迅速的行动有关,可以帮助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会一刬而过,继续努力。2. 初中生:老师提问时,我总是能一刬回答,让同学们都很惊讶。3. 高中生:考试前的最后几天,我会一刬复习,不断巩固知识。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我决定一刬创业,开拓自己的事业。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一刬”。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