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干旟

拼音:gàn yú

注音:ㄍㄢˋ ㄧ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画有或绣上鹰雕之类图形的旗子。《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旟,在 浚 之都。” 毛 传:“鸟隼曰旟。”

基本含义
干旟是指两军对峙,彼此争斗不下,互相拼杀。
详细解释
干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项羽乃陷北地,沛公乃陷临河,两军相距,不得相胜,乃大造旟旗,日中必战”。这句话意思是项羽和刘邦的军队相互对峙,无法取得胜利,于是刘邦制作了旗帜,在正午时分开始战斗。后来,干旟成为了形容双方势均力敌,争斗不下的局面。
使用场景
干旟多用于形容双方力量相当,争斗不下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比赛、竞争、谈判等各种场合中的僵持状态。
故事起源
干旟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的楚汉之争。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在北地和临河地区相持不下,无法取得最终胜利。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刘邦制作了旗帜,规定在正午时分开始战斗,以期能够改变战局。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争斗不下的情况。
成语结构
干旟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干”和“旟”。
例句
1. 在这次比赛中,两支球队的实力相当,比分一直干旟。2. 谈判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双方仍然干旟,无法达成一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干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双方军队在战场上对峙,彼此争斗不下,就像两个旗帜在阳光下交战一样。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楚汉之争的故事。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战争、竞争相关的成语,如“兵临城下”、“水火不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个队伍在足球比赛中一直干旟,最后比赛以平局结束。2. 初中生:在班级的辩论赛中,两个团队的发言水平很接近,一直干旟。3. 高中生:考试成绩公布后,我和同学的分数相差不大,可以说是干旟的。4. 大学生:两个公司在市场上竞争激烈,一直干旟,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