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代儿应聘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代儿应聘是指应聘者家长代替子女到招聘会进行面试的现象。在很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一些家长“代儿应聘”的行为屡屡发生,在一些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学生家长要比真正的应聘者还要活跃。但招聘单位对这些代应聘的学生家长却并不买账,有的招聘负责人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录用由父母代劳的应聘者。

代儿应聘-社会现象

1、在幼教集团招聘展位前,一位母亲替女儿“代应聘”。这位母亲拿着女儿的简历,在招聘人员面前“如数家珍”般热情介绍起女儿的获奖情况和在校表现。

然而当问起为何不让孩子自己来应聘时,这位母亲显得理直气壮:“孩子没有经验,我们大人就应该给他们多看着点儿,毕竟我们岁数大见识多,也了解孩子,知道什么工作适合她。”

2、“我女儿在学校很优秀,外语完全没问题。”张女士陪女儿来参加招聘会,每次招聘人员提问,都是她抢着回答。有时招聘人员问题还没问完,张女士就开始反客为主,询问公司待遇、薪酬、保险和福利、工作是否辛苦等问题,这位母亲好似一位主考官,对用人单位进行全方位考查,在现场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对这位“执着”的母亲哭笑不得。张女士说,女儿不擅表达,自己帮女儿“面试”才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聘用。

代儿应聘-招聘会介绍

从招聘会主办方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了解到,这场招聘会有400余家来自天津市市区、开发区、滨海新区的企业招贤纳才,1万余招聘岗位虚位以待,其中有50%以上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可这本来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举办的招聘会,蜂拥而至的“家长代理人”却让招聘单位备感无奈。

代儿应聘-家长态度

在招聘现场,几位代孩子或陪孩子来应聘的学生家长反映,这些8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什么事情都是家长给安排好了,就是大学毕业了也不放心。有的父母怕孩子第一次找工作会遭到拒绝而伤自尊心,所以先来替孩子摸摸路;有的担心孩子刚毕业没有社会经验,怕他(她)找工作时选择不当,甚至上当受骗,所以过来把把关;还有的家长是怕孩子耽误上课时间,所以替孩子投简历。

代儿应聘-企业观点

1、一家前来招聘人才的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要确定一个人是否适合招聘岗位,一般都要询问一些专业问题。但如果来的是家长却不是应聘者本人,就很难判断。“对于这些展位前的‘代应聘’家长,我们理解父母的苦心,但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我们在筛选简历时,会认为由父母‘代应聘’的毕业生不具备我们要求的能力型人才素质,而倾向于选择自主应聘的毕业生。”

2、几位招聘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多对这种家长代劳的行为持反感态度。有的招聘人员称,如果连找工作都要找父母代劳,这样的员工很难把工作做好。

基本含义
指代别人为自己应聘,替自己去做事情。
详细解释
成语“代儿应聘”是指通过代理的方式,让别人替自己去应聘,代表自己去做某项任务或承担某种责任。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或批评那些懒惰、逃避责任的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某人逃避责任,不愿意亲自去做一些困难或繁重的工作。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通过他人代劳的方式来完成一些任务。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个人名叫吴用的人,他原本是宋江的好友,但是他却逃避了宋江的招募,通过找了一个叫花子代替自己去应聘。后来,这个成语就因此而来。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代”、“儿”和“应聘”。
例句
1. 他太懒了,连自己的工作都不愿意做,总是找别人代儿应聘。2. 不要总是依赖别人,你应该亲自去做,不要总是代儿应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代儿应聘”与逃避责任的行为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故事起源中的吴用找花子代替自己去应聘的情景形象化,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责任、勇气、努力等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加深对“代儿应聘”的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包括“敬业乐业”、“勇往直前”、“勤劳肯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做作业,可以请妈妈代儿应聘吗?2. 初中生:他总是找别人代儿应聘,从来不愿意亲自去做。3. 高中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能总是找别人代儿应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