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矩矱

拼音:jǔ yuē

注音:ㄐㄩˇ 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
(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宋 洪迈 《<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基本含义
指规矩、法度,也指规矩的样子。
详细解释
矩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矩”和“矱”。矩是一种测量工具,用来画直角和测量长度,象征着规矩、法度;矱是用来调整矩的工具,用来保持矩的稳定性。因此,矩矱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规矩、法度,也可以指规矩的样子。
使用场景
矩矱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举止合乎规矩、端庄有礼。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符合规矩、整齐划一。这个成语常用于正面赞美,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的规范、端庄。
故事起源
矩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原文是:“昔高宗为人君,矩矱宽大,度量称敷。”这句话形容了古代帝王高宗的统治方式,他善于施行法度,使得国家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后来,矩矱逐渐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符合规矩、端庄有礼。
成语结构
矩矱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矩矱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其中,“矩”是主体部分,用来表示规矩、法度;“矱”是修饰部分,用来表示调整矩的工具,保持矩的稳定性。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矩矱得体,给人留下了好印象。2. 这个会议的组织得很矩矱,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3. 她的书房整洁有序,摆放得矩矱,一目了然。
记忆技巧
可以将“矩矱”想象成一个画出了直角的矩形,形状整齐划一,符合规矩、法度。通过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除了“矩矱”这个成语外,还有许多与规矩、法度相关的成语,如“守规矩”、“不拘一格”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加深对规矩、法度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矩,不许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生代表,我要以矩矱的形象示范遵守校规校纪。3. 高中生:学习和生活都要有规矩,只有矩矱的人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做矩矱的学者。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遵循公司的规矩,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矩矱”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