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行木

拼音:xíng mù

注音:ㄒㄧㄥˊ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巡察树木。《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陆德明 释文:“行,作巡视解。”《吕氏春秋·季夏》:“乃命虞人入山行木。” 高诱 注:“虞人,掌山林之官。行,察也。”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行动迟钝、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
详细解释
成语“行木”由“行”和“木”两个字组成。“行”指的是行动,表示人的举动;“木”指的是木头,表示僵硬、呆板。成语“行木”形容人的行动迟钝、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思维缺乏灵活性、不够机智敏捷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灵活、不懂变通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或互相调侃。
故事起源
成语“行木”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吾不忍见之行木也。”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原文是形容鲁国襄公看到自己的亲戚行动迟钝,感到非常不忍。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结构。
例句
1. 他虽然聪明,但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行木。2. 这个人思维僵硬,行动迟缓,简直就是个行木。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行木”联想成一个人像木头一样僵硬呆板地行走,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行动迟钝、呆板相关的成语,如“呆若木鸡”、“步履维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学习上虽然聪明,但在跳舞时总是行木。2. 小学生:他的反应太慢了,简直行木。3. 中学生:他虽然是个天才,但是在社交场合总是行木,不懂得与人交流。4. 大学生:这个学生思维僵硬,行动迟缓,简直就是个行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