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鸱吻

拼音:chī wěn

注音:ㄔㄧ 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鸱吻 chīwěn
[a kind of ornament of roof ridge] 指中式房屋屋脊两端陶制的装饰物

英文翻译

1.(中式房屋屋脊两端陶制的装饰物) ornament on roof ridge, in the shape of a legendary animal

详细解释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王右军 《告誓文》﹞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寧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鴟吻内竹筒中得之。”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 作 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见其吻如鴟鳶,遂呼之为鴟吻, 颜之推 亦作此鴟。”《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其餘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鴟吻。”

基本含义
形容人虚伪奸诈,言行不一致。
详细解释
鸱,一种类似猫头鹰的鸟;吻,指嘴巴。鸱吻原指猫头鹰的嘴巴,因猫头鹰的嘴巴形状奇特,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后来,这个成语引申指人言谈举止虚伪,表面上装作和善,实际上心怀恶意。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或行为虚伪,表面上看起来友好和善,但实际上心怀恶意,不可信任。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位名叫韩非的大臣,他以谋略高明而闻名。有一天,韩非的朋友告诉他有一只鸱鸟在树上,韩非便派人去捉住了鸱鸟。韩非将鸱鸟放在笼子里,然后嘲笑它说:“你以为我会放你出来吗?”鸱鸟聪明地回答说:“你放我出来,我会给你三个宝物。”韩非以为鸱鸟是在说笑,便放了它。鸱鸟飞走后,韩非才发现自己的背包里多了三个宝物。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鸱吻”来形容言行虚伪的人。
成语结构
主语+鸱吻
例句
1. 这个人表面上对你很热情,实际上是在鸱吻你。2. 老板对员工总是鸱吻,不可轻信他的话。3. 他的行为很鸱吻,很难相信他的承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和形象化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猫头鹰的面具,表面上看起来善良和友好,但实际上却是虚伪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虚伪的成语,如“画饼充饥”、“口是心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对我很友好,但我觉得他在鸱吻我。2. 初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女孩,她总是在鸱吻别人。3. 高中生:他的言行很鸱吻,很难相信他说的话。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