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石敢当

拼音:shí gǎn dāng

注音:ㄕㄧˊ ㄍㄢˇ ㄉ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当。” 颜师古 注:“ 卫 有 石碏 、 石买 、 石恶 , 郑 有 石癸 、 石楚 、 石制 ,皆为 石氏 ……敢当,言所当无敌也。” 宋 王象之 《舆地碑记目》卷四:“ 庆历 中, 张纬 宰 莆石 ,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 唐 大历 五年县令 郑 押字记。’今人家用碑石,书曰‘石敢当’三字镇於门,亦此风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石敢当》:“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衝,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2).借指勇将。 清 黄遵宪 《李肃毅侯挽诗》之二:“平生自詡 杨无敌 ( 杨业 ),诸将犹夸石敢当。”

基本含义
勇敢无畏,敢于承担责任。
详细解释
石敢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敢于承担责任。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石敢当之雄峙蒲洞》,讲述了一块勇敢的石头敢于挡住猛兽进入蒲洞的故事。
使用场景
石敢当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敢和无畏的精神。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敢于承担责任、勇往直前的人。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敢于担当,勇于面对困难;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年轻人敢于追求梦想,不怕失败。
故事起源
石敢当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石敢当之雄峙蒲洞》。故事中,一块石头敢于挡住猛兽进入蒲洞,最终被人们发现并受到了赞赏。
成语结构
石敢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石,指石头;敢当,表示勇敢无畏。
例句
1. 他是个石敢当的人,不怕任何困难和危险。2. 这个年轻人有着石敢当的精神,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石敢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坚硬的石头敢于挡住巨大的猛兽,展现出勇敢和无畏的精神。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石敢当之雄峙蒲洞》,了解更多关于石敢当的故事情节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石敢当的小勇士,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2. 初中生:这位同学在班级活动中展现了石敢当的精神,敢于承担重任。3. 高中生:他是个石敢当的年轻人,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