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黄鹂

拼音:huáng lí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仓鸟或黄莺。
[构成]
偏正式:黄(鹂

英文翻译

1.loriot; cacique; cazique; oriole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详细解释
黄鹂是一种鸟类,具有美丽的羽毛和悦耳的叫声。成语“黄鹂”比喻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辩论或演讲时,赞美对方口才出众,能够用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故事起源
据说,在古代的一次辩论中,有一个辩才极好的人,他的辩论技巧如同黄鹂的歌声一般动人。因此,人们用“黄鹂”来形容他的口才。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口才真是好得像黄鹂一样,能够说服任何人。2. 这位演讲者的辩才如黄鹂啭鸣,让人印象深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鸟类的黄鹂形象进行联想,想象黄鹂在树上高声歌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口才有关的成语,如“出口成章”、“能说会道”等,进一步丰富口才方面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黄鹂的歌声很美,就像老师讲课一样动听。2. 初中生:他的辩论技巧真是像黄鹂一样,能够说服别人。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口才如同黄鹂啭鸣,让观众非常印象深刻。4. 大学生:他在辩论比赛中的表现真是像黄鹂一样,出色而动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