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忽闪

拼音:hū shǎn

注音:ㄏㄨ ㄕ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闪耀,闪动。
[构成]
偏正式:忽〔闪
[例句]
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睛看着妈妈。(作谓语)

详细解释

◎ 忽闪 hūshǎn
[glitter] 光亮闪烁的样子
曳光弹忽闪着掠过天空
◎ 忽闪 hūshǎn
[gleam;glisten;glitter] 闪烁;闪亮
除了远星的忽闪,就是漆黑一团
(1).闪耀;闪动。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龙旗忽闪威名震, 麟阁 今标图书新。” 柳杞 《好年胜景》:“ 四喜 也正忽闪着两眼研究我。”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这年轻人黑黑的睫毛忽闪忽闪的,似显不显地露出一点年轻人的拘束和羞怯。”
(2).形容闪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几颗杀伤弹撂到旁边,只觉得地面忽闪一下,从他脚下鼓起来,他就震的不省人事了。”
(3).谓思想上一闪而过或形容动脑筋。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三章:“就这样, 张永德 的家在 申玉枝 心里不过忽闪了一下,便也忘了。” 梁斌 《红旗谱》十七:“ 江涛 看着信,他心里还在打着忽闪。”

基本含义
形容闪烁不定、忽明忽暗,也可指突然闪现或突然消失。
详细解释
忽闪是由形容词“忽然”和动词“闪”组成的成语,表示光线或事物的出现和消失都非常快速,不稳定。在使用中,忽闪可以用来形容光线的明暗变化,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
使用场景
忽闪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夜空中的星星闪烁、蜡烛的火焰摇曳、闪电的闪烁等。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比如突然闪现的灵感、突然消失的机会等。
故事起源
关于忽闪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瞬间变化。这个成语在古代诗词中也经常被使用,形容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成语结构
忽闪的结构比较简单,由形容词和动词组成,属于主谓结构。
例句
1. 夜空中的星星忽闪着,像是在给我们点亮前进的道路。2. 他的灵感总是忽闪而过,很难抓住。3. 机会就像是忽闪的闪电,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忽闪的光点,它瞬间闪烁的速度非常快,不稳定,就像是在你眼前忽明忽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忽闪相关的成语,比如“忽明忽暗”、“忽如其来”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夜晚的星星忽闪着,好像在和我眨眼睛一样。2. 初中生:他的眼神忽闪着光芒,充满了智慧和好奇心。3. 高中生:时间就像是忽闪的闪电,稍不留神就会溜走。4. 大学生:他的笑容忽闪不定,让人无法捉摸他的真实心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