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拙疏

拼音:zhuō shū

注音:ㄓㄨㄛ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拙疎 ”。钝拙粗疏。 宋 王安石 《谢提转启》:“窃念某鄙陋之质,拙疏於时。”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臣草野微陋,章句拙疎。” 宋 范成大 《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过钓台》诗:“拙疎何计补涓埃,惭愧双旌去復来。”

基本含义
指能力低下、不灵活、不熟练。
详细解释
形容人的才智、能力或技艺不高超,表现出拙笨、不熟练的状态。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的不熟练、不灵活。
故事起源
《诗经·周南·汉广》中有一首古代诗歌《汉广》,其中有句“拙疏之言,犹骇人耳。”意思是说,拙劣的言辞会让人吃惊。后来,人们将“拙疏”这个词用来形容某人的能力或技艺不高超,表达出不满或嘲讽之意。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他的技术拙疏,经常出错。2. 这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很拙疏,需要加强训练。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拙疏”联想为“拙笨的书”,形象地表示某人的能力或技艺不高超。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拙嘴笨舌”、“拙于言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很拙疏,画的人像都歪歪扭扭的。2. 初中生:我在学习英语时,语法总是拙疏,老师经常纠正我。3. 高中生:他的篮球技术拙疏,比赛中常常被对方抢断。4. 大学生:我在编程方面很拙疏,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提高。5. 成年人:我对理财知识很拙疏,需要学习和咨询专业人士。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