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缟冠

拼音:gǎo guān

注音:ㄍㄠˇ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1).白色生绢制的帽子。用于祥祭。《逸周书·器服解》:“縞冠素紕。”《礼记·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 孔颖达 疏:“縞是生绢而近吉,当祥祭之时,身著朝服,首著縞冠,以其渐吉故也。”《魏书·礼志三》:“有司陈祥服如前,侍中跽奏,请易祭服,进縞冠素紕,白布深衣,麻绳履。”
(2).白色生绢制的帽子。用于凶事。《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 赐 ,尔何如?’对曰:‘得素衣縞冠,使於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亲如弟兄。’”《隋书·礼仪志六》:“凡大疫、大荒、大灾则素服縞冠。”参见“ 縞衣白冠 ”。

基本含义
指哀悼时所戴的白色帽子,用来表示悼念和哀悼。
详细解释
缟冠是古代一种表示悼念的服饰,是一种白色的帽子,用来表示对逝去的人的哀悼和悲痛之情。在古代中国,人们通常在丧葬仪式或者悼念活动中佩戴缟冠,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使用场景
缟冠常用于描述人们在丧葬仪式、祭祀活动等场合中表达哀悼之情。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逝去的人心存敬意和怀念之情。
故事起源
缟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丧葬礼仪。在古代,人们认为死者的精神会在身体上停留一段时间,因此在丧葬期间,人们会穿上白色的衣服和戴上白色的缟冠,以示对逝者的哀悼和敬意。
成语结构
缟冠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动词或形容词修饰。
例句
1. 在爷爷的丧葬仪式上,亲友们佩戴着缟冠,向他表示最后的敬意。2. 她戴着缟冠,默默地站在墓前,表达着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哀悼”、“悼念”等词语联想,来记忆“缟冠”的含义。同时,可以将“缟冠”与白色帽子的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丧葬仪式相关的成语,如“丧钟”、“挽联”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外公去世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佩戴缟冠,表示对他的哀悼。2. 初中生:在祖父的葬礼上,亲戚们戴着缟冠,默默地向他告别。3. 高中生:在祖母去世后,我戴上缟冠,为她默哀片刻。4. 大学生:在参加朋友的葬礼时,我佩戴着缟冠,向他表示最后的敬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