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官防

拼音:guān fáng

注音:ㄍㄨㄢ ㄈ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官司;纠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君瑞 悬梁, 鶯鶯 觅死, 法聪 连忙救。您死后教人打官防。”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我这里便破步撩衣,走向前来,揝住罗裳,喒两个明有官防。”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三折:“可邻我媳妇先亡,儿女悽惶,我又遭着官防。”
(2).旧时官府的一种长方形公章。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九:“我 林畏生 罪多得很!砍官防,其罪一也;撕委任状,其罪二也;辱骂都督,其罪三也;闹军政府,其罪四也。看你们敢把我 林畏生 怎么样!”
(3).指官府的公文。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正旦唱]怎生的打碎了这牌额?[ 谢金吾 云]我便碎了这面牌,打甚么不紧,你要告,告了我去。[正旦唱]难道你有官防无世界?”

基本含义
指官员时刻提高警惕,防备各种危险和阻碍。
详细解释
官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官指官员,防指防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备各种危险和阻碍。这个成语强调了官员们在履行职责时要保持警觉,防止自己受到贿赂、欺骗或其他形式的腐败行为。
使用场景
官防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官员们在担任职务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危险。它可以用于政治、行政、企业管理等领域,也可以用于一般生活中,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要保持警觉。
故事起源
官防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故事中,齐国的襄公派人去鲁国向鲁桓公送礼,希望能够得到鲁国的支持。鲁桓公接受了礼物,但他同时也派人去齐国送礼,试图引诱齐国的官员受贿。齐国的官员们都非常警惕,没有受到贿赂,因此官防成为了后来形容官员警惕防备的成语。
成语结构
官防是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官和防。
例句
1. 官员们应该时刻保持官防,防止受到贿赂的诱惑。2.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官员一样保持官防,不被击倒。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官防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官员站在岗位上,时刻保持警惕,防备各种危险和阻碍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官防的意思。
延伸学习
除了官防,还有许多与官员和防备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防微杜渐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像官员一样保持官防,不受坏人的欺骗。初中生:官员们在履行职责时要时刻保持官防,不受贿赂的诱惑。高中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官防,坚守自己的原则。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官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官防,防范各种腐败行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