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放失

拼音:fàng shī

注音:ㄈㄤˋ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失,通“ 佚 ”。散失。《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淮南子·时则训》:“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詰。”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公常云:在朝所见,朝廷遗老数人而已……予幸获与之周旋,听其诵説,放失旧闻,多得其详实。”
(2).失,通“ 佚 ”。指散失的事物。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 东阳 ﹞非徒学力未至,而才不称事……又不能蒐采放失,俾无遗憾,谨序次其所仅存者。”参见“ 放佚 ”。
(3).失,通“ 佚 ”。放纵不受约束。 汉 王充 《论衡·程材》:“阿意苟取容幸,将欲放失,低嘿不言者,率多文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参见“ 放佚 ”。

基本含义
指因疏忽大意或不加留意而失去或放弃某物或某种机会。
详细解释
放失是由“放”和“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因疏忽大意或不加留意而失去或放弃某物或某种机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事情时粗心大意,没有及时把握机会或处理好事物,导致失去了原本应该得到的东西。
使用场景
放失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情况下的失误或失去,包括但不限于遗失物品、错失机会、失去朋友等。例如,当你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机会时,你可以用放失来形容自己的疏忽大意或不加留意。
故事起源
放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去或放弃一些机会或东西的现象。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很高,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放失的经历。
成语结构
放失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放”和动词“失”组成。其中,“放”表示放弃、丢弃,而“失”表示丧失、失去。
例句
1. 他因为粗心大意,放失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2. 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否则会放失这个难得的机会。
记忆技巧
记忆放失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其与类似的成语相对比来记忆。例如,与放失相对的成语是“得失”,表示获得和失去。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放失的含义。
延伸学习
放失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在汉语中有许多类似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例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表示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学习这些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加深对放失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粗心大意,放失了钢笔。2. 初中生:他因为没有认真复习,放失了考试的机会。3. 高中生:她因为不加留意,放失了一个很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4. 大学生:我因为疏忽大意,放失了一个实习的机会。5. 成年人:他因为粗心大意,放失了一份高薪工作的机会。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