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铁勒

拼音:tiě lè

注音:ㄊㄧㄝ ˇ ㄌ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族名。 汉 时称 丁零 , 北魏 时称 敕勒 或 铁勒 。 隋 时 铁勒 各部分布于东至 独洛河 (今 土拉河 )以北、西至 西海 (今 里海 )的广大地区,分属 东 、 西突厥 。其 漠北 十五部以 薛延陀 与 回纥 为最著。《旧唐书·回纥传》:“ 迴紇 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后魏 时,号 铁勒 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驍强,依託 高车 ,臣属 突厥 ,近谓之 特勒 。” 唐 沉佺期 《塞北》诗之二:“ 紫塞 金河 里, 葱山 铁勒 隈。”《元史·天文志一》:“当时四海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 高丽 ,西至 滇池 ,南踰 朱崖 ,北尽 铁勒 。” 程善之 《丁未寄子实辽东》诗:“黑海伐冰通 铁勒 ,黄云横地望 沙陀 。”

基本含义
指铁链勒住马儿的嘴,比喻严格约束,不许动弹。
详细解释
铁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严格约束,不许自由行动。成语来源于古代,当时人们使用铁链来勒住马儿的嘴,使其无法随意行动。因此,铁勒在成语中的意义也是一种严格的约束,不许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铁勒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受到严格的约束,不被允许有自由行动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某个组织对成员的管理严格,或者某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被限制行动的状态。
故事起源
铁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韩信的将军,他非常聪明能干,深受刘邦的赏识。然而,韩信的才华也引起了其他将领的嫉妒,他们联合起来对韩信进行了诬陷和陷害,最终韩信被刘邦铁勒住了嘴,不许自由行动。这个故事成为了铁勒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铁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铁”,第二个字是“勒”。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1. 他被家人铁勒住了嘴,不许参与任何社交活动。2. 这个组织对成员非常严格,给他们铁勒般的约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铁勒”与勒住马儿的铁链形象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马儿被铁链勒住的情景,以帮助记忆“铁勒”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铁勒住了我们的嘴,不许说话。2. 初中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市场进行了铁勒般的约束。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纪律非常严格,对学生进行了铁勒般的管理。4. 大学生:在这个实习岗位上,我们被公司的规定铁勒住了手脚,不能随意行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