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缩本

拼音:suō běn

注音:ㄙㄨㄛ ㄅ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缩小的摹本、版本等。 清 赵翼 《题金素中西瀛小筑图》诗之二:“缩本摹来虽尺幅,胸中 海 岱 已全涵。”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大理石小雕象,是著名大品的缩本,出于名手的还有味。”
(2).犹缩影。 梁启超 《雅典小史·发端》:“史家常言古代 希腊 者,今世 欧洲 之缩本也。” 巴金 《憩园》七:“这孩子可以说是我那个朋友的缩本,他的脸、眉毛、鼻子、嘴,都跟我那个朋友的完全一样。”

基本含义
指将一部著作或文件压缩、精简到简短的程度。
详细解释
缩本是一个文学修辞手法,通过压缩、精简一部著作或文件,使其简短而富有表现力。这种修辞手法常用于文章、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以突出主题或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使用场景
缩本常常用于文学创作、演讲、辩论等场景中,可以使文章或演讲更加简洁、生动,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此外,缩本也可以用于编辑、整理文献资料时,将冗长的内容压缩成简洁的摘要或总结。
故事起源
缩本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杜甫的《登高》诗中:“缩本腰金送丞相,翻嫌百字乏高风。”其中“缩本”指的是杜甫的诗作被压缩成了短篇,以致于无法表达出杜甫的高风亮节。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缩”表示压缩,宾语“本”表示著作或文件。
例句
1. 他将这本长篇小说缩本为一篇精彩的短篇故事。2. 这个演讲稿太长了,你能否缩本一下,让它更简洁明了?3. 编辑要求将这份报告缩本到一页纸以内。
记忆技巧
可以将“缩本”与“压缩文件”类比,想象将一本厚重的书籍压缩成一个小巧的电子文件,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文学修辞手法的知识,如借景生情、比喻、夸张等,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经典童话故事,但有时候我会缩本,把故事里的长篇描述压缩成简短的梗概。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但篇幅限制很小,所以我只能缩本,将故事的细节压缩到几个关键场景。3. 高中生: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将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缩本成短篇故事,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会将大量的文献资料缩本成简洁的摘要,以保持论文的紧凑性和逻辑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