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书僮

拼音:shū tóng

注音:ㄕㄨ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在官府协助抄写或办杂务的少年。《通典·职官四》:“ 晋 宋 兰臺寺正书令史,虽行文书,皆有品秩,朱衣执板,给书僮。”
(2).亦作“ 书童 ”。旧时在有钱人家侍候主人子弟读书兼做杂事的未成年的仆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四老爷 认得他是 徐九公子 家的书僮,接过书子,拆开来看。” 老舍 《茶馆》人物表:“小牛儿--男。十多岁。 庞太监 的书童。”

基本含义
指读书能力高超的人,也用来形容人才辈出的环境。
详细解释
书僮是由“书”和“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指的是读书学习,而“僮”则是指年轻人、仆人。书僮的基本含义是指读书能力出众的年轻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才辈出的环境。
使用场景
书僮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读书能力出众的年轻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一个机构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大学有很多书僮,意思是这个大学的学生都很优秀,读书能力很强。
故事起源
关于书僮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但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古代,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知识和智慧。因此,那些读书能力出众的年轻人被称为书僮,他们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成语结构
书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是名词,表示读书学习;“僮”是名词,表示年轻人、仆人。
例句
1. 这个学校培养了很多书僮,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2. 这个时期是书僮辈出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都在积极学习进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书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轻人在读书的同时,脑袋上戴着一个标志着“书”的帽子,象征他的读书能力出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书僮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和读书教育。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僮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书僮,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很高,出了不少书僮。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好几个书僮,他们成绩都很好。4. 大学生:这个大学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培养了很多书僮。5. 成年人:这个时代书僮辈出,年轻人的知识水平很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