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篾索

拼音:miè suǒ

注音:ㄇㄧㄝ ˋ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竹篾编的绳索。《水浒传》第二十回:“来到窄狭港口,只见岸上约有二三十人两头牵一条大篾索,横截在水面上。”

基本含义
篾索是指竹篾或草绳,比喻人们合作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
详细解释
篾索一词来源于《庄子·外物》:“篾之簟,以凑于泽者也。”篾是一种用竹子或草绳编织而成的绳索,可以用来凑合或连接物品。比喻人们通过合作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
使用场景
篾索常用于形容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场景。可以用于表达团队合作、集体行动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团结一致可以达到更大的目标。
故事起源
篾索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在农村中,人们常常需要合作来完成一些重要的任务,比如修建水利工程、搬运重物等。篾索成为了人们合作的象征,也体现了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精神。
成语结构
篾索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篾指竹篾或草绳,索指绳索。篾索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意义完整的词语。
例句
1.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篾索精神。2.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像篾索一样牢牢地连接在一起。3.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发扬篾索精神,共同克服困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篾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根篾索连接着多个人,象征着他们的团结合作。也可以将篾索的形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结。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合作、团结相关的成语,如“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等,来丰富对团结合作精神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篾索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2. 初中生:篾索精神是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3. 高中生:篾索的力量在于团结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