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潜龙

拼音:qián lóng

注音:ㄑㄧㄢˊ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阳气潜藏。《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李鼎祚 集解引 马融 曰:“物莫大於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於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长生术,初九秘潜龙。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
(2).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瑞徵辟,应嘉钟,舞云凤,跃潜龙。”《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勿忘潜龙之初,当怀布衣之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 太祖武皇帝 ,创立基业,本欲立 陈思王 子建 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3).比喻贤才失时不遇。《后汉书·马融传》:“聘畎亩之羣雅,宗重渊之潜龙。” 李贤 注:“潜龙,喻贤人隐也。”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 秦 。”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咏到潜龙字字悽,那堪重赋井中泥。”

英文翻译

1.(潜伏着的龙) the dragon hiding in deep waters

基本含义
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成语“潜龙”由两个词组成,潜和龙。潜指隐藏、隐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生物,象征着力量和威严。潜龙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潜伏在水底的巨龙,暗示着某个人或事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力,只待发掘和释放。
使用场景
潜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隐藏的能力和潜力,只待时机成熟或被发现时展现出来。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形容一个有才华但一直未被发现的艺术家、一个有潜力但一直未被重视的学生、或者一个有能力但一直未得到机会的企业等等。
故事起源
潜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条巨龙一直隐藏在深海之中,守护着宝藏和秘密。人们常常形容那些具有潜力但一直未被发现的人或事物为“潜龙”,寓意着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力,只待时机成熟时展现自己。
成语结构
潜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1. 他一直默默努力,就像一条潜龙,等待着展现自己的时机。2. 这个年轻的企业家具备着潜龙般的能力,只待机会到来时必将大展拳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条巨大的龙潜伏在水底,代表着隐藏的能力和潜力。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龙的传说,可以更好地理解潜龙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象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我班上的小明是一条潜龙,他一直很努力,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成就。2. 初中生:虽然他平时不起眼,但我觉得他是一条潜龙,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能大放异彩。3. 高中生:我相信我自己是一条潜龙,只要坚持努力,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