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梢头

拼音:shāo tóu

注音:ㄕㄠ ㄊ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梢头 shāotóu
(1) [the tip of a branch]∶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2) [top log]∶原木的细端
(3) [end]〈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英文翻译

1.(树枝的顶端 ) the tip of a branch

详细解释

(1).树枝的顶端。 唐 高骈 《锦城写望》诗:“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宋 欧阳修 《生查子》词:“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仰天号哭破咽喉,更那堪树梢头阴风不住吼。”《水浒传》第一回:“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2).尽头处。《水浒传》第三二回:“二人出得店来,行到市镇梢头,三岔路口, 武行者 下了四拜。”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这铁工场雄健的镇压在市的东梢头。”
(3).指船尾。《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开了船, 唐卿 举目向梢头一看,见那持檝的,吃了一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欲待调他一二句话,碍着他的父亲同在梢头行船,恐怕识破。”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详细解释
梢头是指某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常用来形容时间、空间或程度的极限。它可以表示一个事物的最后一点,也可以表示某个阶段或过程的最后一步。
使用场景
梢头常用于描述一些极限、最后阶段或最后一点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最后一刻,空间的最后一点,或者某个事物的最后一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梢头来形容一个任务即将完成,或者一个人即将达到某个目标。
故事起源
梢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楚国围困在城墙之下,情势十分危急。公子重耳决定冒险逃跑,他把绳子系在了城墙的梢头,然后顺着绳子爬了出去。从此,梢头就成为了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的象征。
成语结构
梢头是一个名词性的成语,可以作主语、宾语或状语使用。
例句
1. 时间已经到了梢头,我们必须加快工作的进度。2. 这个项目已经接近梢头了,我们只需要再努力一下就能完成了。3. 考试的时间已经到了梢头,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完成最后一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梢头与绳子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绳子的末端就是梢头。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梢头表示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的含义。
延伸学习
除了梢头,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尾声”、“末尾”等,它们也都表示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一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铃响了,我们要赶紧回家,不能错过梢头。2. 初中生:期末考试已经到了梢头,大家要好好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高考已经到了梢头,我们要全力以赴,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